一、場地選擇與堆料發酵
1.場地選擇。以避風向陽、近水源、排灌方便、通路(機耕路)、通電的輕度沙壤土水稻田為優。
3.培養料。按每畝產出3250—4000千克的要求,需稻草7500—8500千克,蘑菇專用復合肥4包,尿素75—85千克,餅肥225—255千克,石灰150—170千克(建筑用灰),牛糞有無均可。
4.泡草堆料。泡草堆料最好采用a、b田塊制,在a田塊泡草,在b田塊播種,此方式既省工,又有利發酵、播種、復土。
①機壓泡草。將所要泡的稻草全部抖松,鋪平、鋪滿在a田塊,草料順向,厚度80—100厘米。灑水濕透,滲入田間的應有20厘米左右,立即用旋耕機碾壓,使之濕透,濕透之后的稻草,應立即打堆,而且要一次堆完。
②人工踩踏。機械不便之處,可采用人工踩踏方式。具體做法是:鋪草為正方形或長方形,厚度30—40厘米,草料抖松,灑一遍水,再鋪一層又灑一遍水,堆高80厘米為宜,然后一天3次灑水,每次做到灑水均勻,不留死角,每次見底部有水流出為止,如此2天就能濕透。濕透標準:手捏有5—10滴水為宜,一旦濕透,立即打堆。注意,新鮮稻草必須是曬干的。
③打堆。濕透的稻草必須立即打堆,具體做法為:將專用復合肥、尿素、餅肥拌合均勻,備用石灰另用。草堆底寬1.3—1.4米,高1.5米,長任意,鋪一層草料,厚25厘米,撒一層肥,施一遍石灰,(石灰的用量為總量50%),稻草、肥料、石灰比例協調,做到草盡肥完,石灰完,草堆建成后,立即覆薄膜保濕、保濕,清溝排干打堆田塊的積水。
④翻堆。翻堆一共3次,第一次在打推完后第五天進行、第二次隔4天進行、隔3天后進行第三次,每次翻堆、揭膜后在草堆上撒一次石灰,用量為余下的1/3,第二次翻堆還應檢查害蟲基數,如發現害蟲基數較大,翻堆后施藥再蓋薄膜,害蟲較輕無需施藥。第三次翻堆后,不再蓋薄膜,敞開堆制2—3天,準備播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