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牛繁殖是奶牛泌乳開始產奶和持續產奶的啟動閥,繁殖管理更是奶牛生產的關鍵技術之一。那么,奶牛繁殖需掌握好的五大原則,你知道都是什么嗎?
一、挑選符合配種條件的牛只
配種月齡必須達到14月齡,體高必須達到130厘米,體重超過380千克。配種員必須將符合條件的青年牛分舍后進行發情觀察及配種工作。
頭胎牛應在產后55天開始配種,二胎或二胎以上牛產后50天開始配種,所有擠奶牛產后30天進行發情觀察。
二、牛要合理分群
育成青年牛。對于6~24月齡的牛只,每欄50~70頭,每月調整一次牛群。
分群原則應遵循體格大小一致的同群,參配牛同群,懷孕牛同群,每圈牛頭數要小于牛頸夾數,確保同圈牛能夠同時采食。
三、定時配種
1、對產后第三次“律胎素”(地諾前列腺素)處理后12天之內仍未配種牛頸部肌肉注射100微克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。
2、對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處理牛后第七天時頸部肌肉注射5毫升“律胎素”,如有發情牛進行配種。
3、按以上方法處理2天后仍未發情配種牛頸部肌肉注射100微克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,于16小時后實施配種。
四、開展人工授精
精液必須存放在充滿液氮的生物容器內。
精液使用過程應注意每次來新精液必須將公牛系譜錄入檔案存留,每次來新精液必須采樣檢測活力,同一時間段內不能只使用一種精液,密切關注任何一種精液在配后30天內的返情率。
五、適時進行妊娠檢查
每星期2對授精后40天以上未返情牛,通過直腸檢查確定是否懷孕。
對通過直腸檢查空懷牛每星期5復檢,如空懷進行治療和處理。每月中旬對妊娠3~4月齡懷孕牛進行再次檢查,以免因流產而長期空懷。
及時把復檢檢結果交給信息部門錄入電腦。通過檢查空懷牛,每星期5進行治療和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