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養雞,育雛往往會讓很多新手望而卻步,新手育雛往往成活率低下,甚至出現百分之百死亡的情況,就如何提高養雞的育雛成活率,本人便談談自己的育雛經驗以及心得。
一、進行自繁自養
為了確保雛雞無蛋源性疾病(如支原體病、雞白痢桿菌病等),有條件的最好進行自繁自養,并做好幾點:
1、加強對父母代種雞的防病、定期檢疫工作。
2、對種蛋收集堅持每兩小時一次,立即熏蒸,送入蛋庫,低溫保存。
3、對孵化室、孵化機、出雛器等環境用高壓水泵沖洗后,用消毒藥(如0.5%消特靈)噴霧消毒兩次,這樣在種蛋孵化過程中,可減少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等的污染。
4、種蛋入孵前,再進行消毒兩次,為培育健康的雛雞奠定基礎。
二、為雛雞提供適宜的外部環境
1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是育雛的關鍵
雛雞的適宜溫度是第一周33~35℃。以后每周降3℃,每日降0.5℃。
判斷雞舍內溫度是否適宜,不能光憑舍內溫度計,還應注意雛雞的精神狀態。當雛雞較均勻地散布在網上覓食、舒適地伏臥于網上休息時,為較適宜的溫度。
育雛舍的相對濕度為:1~10日齡為70%~80%。10日齡后為65%左右。總的要求是前期高,后期低,采取酒水的方式,保持適宜的濕度。
2、新鮮的空氣
當雞群密集飼養時,初期雛雞生長發育迅速,排出的二氧化碳和糞便中的氨氣使空氣污濁,對雛雞的發育不利,易誘發呼吸道疾病。
為此,可將排氣風機換成大、小兩種通風量的風機,依照室內的溫度和空氣污濁的程度,控制排風量。既保證育雛舍的溫度,又達到舍內外空氣的流通。
3、正確的光照制度
光照制度適當有利于雛雞的采食飲水活動和健康成長。合理的光照,應從幼雛開始。出殼后3日內,雛雞視力差,對環境又陌生。
為了讓它能采食和飲水,光照要強些,時間需長些,每天以20~22小時為宜,隨日齡增大,每日減少光照1小時,直到8小時。光照過強,可造成啄羽、啄肛等惡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