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竹,又叫雷公竹,其培育周期短、出筍早、見效快、產量高、筍味好,經濟效益顯著,適合在山區、丘陵地區栽培。本文介紹雷竹的栽培管理技術和挖筍方法。
一、造林方法
1、造林時間。雷竹一般選擇在春季造林,春季造林有利于雷竹生長,成活率高。梅雨季節造林宜選擇上一年生母竹造林,移栽時多帶宿土,加強水肥管理,以提高成活率。
2、栽植方法。栽植時,穴底要平整,竹鞭要放平,覆土深度以20一25公分為宜。竹蔸要與土壤接觸緊密,不留空隙,然后回填表土,自上而下分層踏實,再覆土堆成饅頭形,以防積水。
二、幼林撫育
1、松土除草:雷竹林地的土壤要保持疏松,栽植1個月后如果有雜草,應及時清除。以后每年至少要在7、9月各松土除草1次。
2、施肥方法:栽植當年結合中耕除草進行施肥,每株施復合肥100一150克或土雜肥50千克。第2年結合除草施肥2一3次,每株施復合肥250克或土雜肥100千克。
三、竹園管理
1、適時中耕。新造林每年應結合補植、施肥、松土、除草3次。第1次應在5一6月,中耕深度為25公分左右。第2次在9一10月,深度15公分左右。第3次在次年2月,深度以淺為宜。
2、科學養鞭。雷竹竹鞭壽命較短,6一8年就瀕臨死亡,4年以上的竹鞭出筍率不足20%。因此,應及時挖除5年以上的老鞭,伐除老竹和病蟲竹。
3、合理覆蓋。雷竹出筍的起點地表溫度為9一10℃。通過覆蓋,可使地表溫度保持在15一25℃,可以提前到春節前后出筍。但覆蓋也不宜太厚,當地表溫度超過30℃時,雖然出筍早,但母竹留養困難,嚴重影響以后2一3年的竹筍產量。一般覆蓋厚度為30公分。但新造林和未滿園竹林不能覆蓋。
四、挖筍方法
1、合理挖筍
新造林當年出筍盡量不留或留養少量的壯筍培養木竹。造林后的第2年也應合理疏除弱筍,要留遠挖近、留強挖弱、留稀挖密。這樣,可以提高母竹質量,促進地下竹鞭生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