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副嗜血桿菌病是由豬副嗜血桿菌引起一種豬病。下面我們了解一下豬副嗜血桿菌病的表現癥狀及其病理變化特征,以便更好地加以治療。
一、副豬嗜血桿菌病的臨床癥狀
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發熱、食欲不振、厭食、反應遲鈍、咳嗽、呼吸困難、消瘦、關節腫帳、跛行和被毛粗亂。
公母豬一般不表現臨床癥狀,急性感染后可引起流產,公豬慢性跛行。后備母豬可表現跛行、僵直、關節和肌腱處輕微腫脹。生長豬表現為發熱、關節炎、跛行、肺炎、咳嗽。哺乳仔豬和斷奶仔豬臨床表現為急性和慢性等類型。
①哺乳仔豬的癥狀
急性感染一般先發生于體況良好的仔豬,表現為發病快,精神沉郁、不愿站立,體表皮膚蒼白,體溫升高(40.5~42℃),消瘦。關節發炎腫大,常常可見腕關節和遺傳關節腫大。
有的病豬震顫,共濟失調,有的病豬耳梢發紫、眼瞼周圍皮下水腫、可視黏膜發紺、側臥,隨之可能死亡,臨死前有的呈角弓反射,四肢呈劃水樣,也有部分患豬無癥狀突然死亡。
慢性病例表現皮膚蒼白和生長不良,也可發生突然死亡。
②斷奶仔豬的癥狀
多為慢性型,表現為食欲下降、咳嗽、發熱、呼吸困難、生長緩慢、衰弱、被毛粗亂、四肢無力或跛行,生長不良,甚至衰竭而死亡。食欲廢絕、伴發腦膜腦炎、臥地、抽搐而死。
有的豬呈隱性感染,不表現臨床癥狀,但易傳染健康豬。
二、副豬嗜血桿菌病的病理變化
病死豬體表常伴有大面積淤血和淤斑,四肢末端、耳朵和胸背部的皮膚呈藍紫色,患豬的特征性病變為全身性漿膜炎,此外胸腔積液、心包液、關節液增多。
主要剖檢病變表現為漿液性或纖維素性胸膜炎、腹膜炎、心包炎、關節炎(尤其是跗關節和腕關節),部分可見腦膜炎。
漿液性和化膿性纖維蛋白滲出物覆蓋在腹膜和胸膜上,在胸腔、腹腔、關節腔等部位有不等量的黃色或淡紅色液體,有的呈膠胨狀,即呈漿液性纖維素性多發性漿膜炎和關節炎。
在顯微鏡下觀察這些滲出物,可見纖維蛋白、嗜中性粒細胞和少量的巨噬細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