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疝氣痛,睪丸腫痛:荔枝核主入肝經,味辛能行,味苦能泄,性溫祛寒,有疏肝理氣、行氣散結、散寒止痛之功。治寒凝氣滯之疝氣痛、睪丸腫痛,可與小茴香、青皮等同用,如荔核散(《世醫得效方》);或與小茴香、吳茱萸、橘核等同用,如疝氣內消丸(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);若睪丸腫痛屬濕熱者,可配龍膽草、川楝子、大黃等同用。
2、胃脘久痛,痛經,產后腹痛:荔枝核辛行苦泄溫通,入肝胃經,有疏肝和胃、理氣止痛作用。治肝氣郁結、肝胃不和之胃脘久痛,可與木香研末服,如荔香散(《景岳全書》);若肝郁氣滯血瘀之痛經及產后腹痛,可與香附研末服,如蠲痛散(《婦人大全良方》),或酌加川芎、當歸、益母草等同用,療效更好。
荔枝核的配伍應用
1、配橘核,專入肝經,直達少腹,祛寒止痛,散結消腫之功益彰。治小腸疝氣,陰囊、睪丸腫痛等以及少腹刺痛,腹內包塊,虛寒性帶下等癥。
2、配香附子,專功肝郁,常治療閉經、痛經、經前及產后血瘀腹痛,為婦人之良方。《本草綱目》:“用荔枝核燒存性半兩,香附子炒一兩,為末。每服二錢,鹽湯、米飲送下。治婦人血氣刺痛”。皆是也。
3、配木香,常治療心腹胃脘久痛,食欲不振之脘腹脹痛等癥。
4、配炒小茴香,肝腎同治、為理氣療疝之良劑,常治療小腸疝氣、陰囊、睪丸腫痛等癥。
5、配酒,以酒調服,治心痛及小腸氣。
荔枝核的副作用
荔枝作為果品,深受人們喜愛,不僅味美,而且營養十分豐富,含有大量的果糖、維生素、蛋白質、檸檬酸等,對人體有補益作用。然荔枝究屬濕熱之品,因為人們的“貪吃”,于是就有人患上了荔枝病。臨床表現為:頭暈心悸、疲乏無力、面色蒼白、皮膚濕冷,有些患者還可出現口渴和饑餓感,或發生腹痛腹瀉癥狀,個別嚴重患者可突然昏迷,陣發性抽搐,脈搏細弱而速,瞳孔縮小,呼吸不規則,呈間歇性或嘆息樣,面色青灰,皮膚紫紺,心律失常,血壓下降等。
食用荔枝核,并無明顯副作用。